今年第一次参加CSP,第一轮有惊无险的通过了。J组压着上限100分过了,S组压着下限61.5分过。
按照老师的说法,去年六年级的时候就应该报考。但那时候考虑让汤圆多一些玩耍时间,同时补一补语文方面的弱项。所以这一年除了动态规划上了一个课程,其余时间几乎是在划水,黑神话倒是玩了不短时间。
同龄人显然不会等你。同一批的几个小学生,都在不断学习S组知识,有个别竟然处于半脱产状态进行训练。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。半脱产同学S组第一轮是98分,队内训练也基本在300+以上。其它同学本来考不过汤圆的,也渐渐追上并超过了。
至少在代码熟练度和比赛经验来看,汤圆是明显落后的。
第一次队内训练因为freopen问题报0,有思路但不会造测试数据导致边界case遗漏而失分,等等问题,都是比赛中暴露出来的。
接下来还有一个月的复赛准备时间。但看他们平时的学习强度,每日一小时训练的时候估计都很难保证,只能看看国庆七天能不能挤时间把S组的一些基本内容学一学。比如最短路径、树上DP、二分问题等等。问了几个AI,都说这几个是高考频或高性价比的内容。
希望能够靠20小时左右的树形DP的练习,在T3上拿些分。最理想情况就是100+50+30+10,接近200的分数,才有希望在S组中拿到一等奖。
以上分数,是昨天江苏省分数线出来后做的梦。
但转念一想,如果真的一等奖,更让人头疼了。教练会不会让我们也半脱产去训练?我们要如何回复?如果汤圆真的有天赋但又不是顶级天赋,走到高二高三仍然一无所获岂不是白努力一场?
梦醒了,还是踏踏实实考完S组复赛再说。
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在初一的这个班里,有的是有天赋又努力的同学。轮不到我在这里傻傻做美梦。